糖心原创淑怡:糖心vlog的安安老师视频合集-南京地铁10号线跨江区间临时停运,记者实地体验晚高峰通勤
![](https://imgpai.thepaper.cn/newpai/image/1739233531980_7MY7Gr_1739233554506.jpg?x-oss-process=image/resize,w_1024)
南京地铁10号线绿博园站6号口接驳点 本文图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廖艳 图
2月9日,南京地铁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情况通告称,受浦口大道与横江大道交汇处附近地下水渗出影响,2月5日南京地铁启动10号线江心洲站至临江站运行区间封闭抢修,并邀请钱七虎院士等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,全程指导方案制定、应急处置、评估论证等工作。经专家组评估,该区间地下水渗出带来的安全风险已消除。南京地铁正按照专家组论证意见加紧开展土层加固、结构强化、设备维护、评估监测等工作,预计3月1日全线恢复常态运营。
抢修期间,居住在江北地区(注:长江以北)的市民如何跨江上班通勤的问题备受关注。
![](https://imgpai.thepaper.cn/newpai/image/1739233524467_aQMWCA_1739233554469.jpg?x-oss-process=image/resize,w_1024)
接驳公交车在接驳点等待乘客
2月10日,澎湃新闻(www.thepapaer.cn)记者实地体验江北地区市民晚高峰通勤情况。记者在绿博园站接驳点看到,6号出口的道路两旁停放了20多辆公交车,接驳车次主要是B12、B13、B14路公交车,现场有明显乘坐标识。另有地铁集团、公交公司、交警部门等工作人员引导乘客乘车、维持秩序。
随着晚高峰的到来,乘客流量增多,公交车发车频率也加快,接驳点几乎没有滞留乘客,现场运行整体平稳、有序。
10日18时02分,正值晚高峰时段,记者随机排队乘坐一辆接驳车前往接驳点的终点——万汇城地铁站公交站台。该段路程全程8.8公里,经长江隧道,临停临江站,于18时32分许抵达临时接驳点终点,共耗时30分钟左右。车辆在通过拥挤路段时,处于缓慢行驶状态,未出现长时间等待情况。
![](https://imgpai.thepaper.cn/newpai/image/1739233537411_mhk1fa_1739233554465.jpg?x-oss-process=image/resize,w_1024)
工作人员在现场指引乘客有序乘车
居住在江北地区的多名市民告诉澎湃新闻,近两天接驳点运力已经跟上,现场安排比较妥当,乘坐感受比第一天“好很多了”。但相比较乘坐地铁,整体通勤时长更久一点,大约多出20分钟至40分钟。
家住江北地区的黄女士告诉澎湃新闻,受此次地铁封闭影响,她现在通勤时间要比乘坐地铁多出40分钟左右,非早晚高峰时段,大概也要多通勤30分钟。
黄女士介绍,她平常从10号线雨山路站上车,乘坐地铁至玄武门。在10号线临时停运的第一天,她感受到现场接驳车并不是很及时,当天她还上错了车次,导致其在江心洲站重新等待接驳车,等了40分钟。“目前就是感觉通勤时间变长,需要换乘,走的路变多了一点。”黄女士说,这两天接驳车比较充裕,基本就是下地铁就可以坐上接驳车。“一辆车坐满,下一辆车就跟上了。”
同样需跨江上班的丁女士称,她的通勤时间也多了20多分钟,但10日当天早上出门不怎么堵,时间也没那么长。“我(今天)六点二十就出门了,接驳路段花了15分钟左右。”
南京市公交集团现场一名工作人员介绍,目前安排了100多辆公交车进行接驳工作。“一般的话,一辆车子两个来回。”该工作人员说,一辆公交车最多可以搭乘四五十人。当前在早晚高峰时期,整体运力还可以。“若运转不过来,(公司)会再抽调车辆。”
澎湃新闻注意到,根据@南京地铁2月10日消息,地铁10号线2月9日客流量达5.6万人次。
此次地铁10号线部分区间为何停运,南京地铁在第一时间也作出说明。“南京地铁”最新消息称,受浦口大道与横江大道交汇处附近地下水渗出影响,2月5日南京地铁启动10号线江心洲站至临江站运行区间封闭抢修,并邀请钱七虎院士等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,全程指导方案制定、应急处置、评估论证等工作。经专家组评估,该区间地下水渗出带来的安全风险已消除。
抢修期间,南京地铁将会同市公交集团持续做好公交免费接驳,加强早晚高峰车辆配置,根据客流量变化动态调整发车间隔。
目前,南京地铁正按照专家组论证意见加紧开展土层加固、结构强化、设备维护、评估监测等工作,预计3月1日全线恢复常态运营。
公开资料显示,南京地铁10号线于2014年7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,其为南京首条过江地铁线。线路总长21.6千米,途经浦口区、建邺区和雨花台区。该线路所经过的地铁过江隧道,曾被称为“国内掘进距离最长、埋深最深、水压最高、直径最大”的地铁过江隧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