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心vlog官方版下载地址网页,被 00 后占据的 QQ,正在为腾讯解决「中年危机」
20周年的腾讯恐怕没想到,让它保持最「年轻」的产品居然是最「老」的产品—QQ。
QQ是小孩用的,微信是大人用的。
每当看到这样的评论,才会想起多久没有登陆过自己的QQ,自从大学毕业后QQ等级就一直停留在3个太阳1个星星。
前两天人人网作价2000万美元把自己卖了,在人人网上成长起来的一代网友,纷纷感慨终于要和青春说再见了。其实相比起人人网,QQ承载了更多80后和90后的青春。
在那个每天都要「挂Q」的年代,最值得谦恭的除了有几个太阳,就是红钻绿钻粉钻黄钻各种钻石贵族,朋友间攀比糖心传媒nana_taipei的是谁开的QQ图标多。
偶尔翻开久违的QQ空间,是扑面而来的非主流气息,黑色背景加上骷髅头剥去,配上一句火星文,☆吥是挖吥ㄖ月苩,抧是挖太秇嗻っ☆,这就是90后的黑话,也是一段无法直视却不忍心删除的黑历史。
QQ这个PC时代的遗老,虽然沉淀了一代人的青春,但却没有变成像人人网一样沦为互联网活化石,只能供人怀念。
根据腾讯今年Q3的财报:QQ月活跃用户仍超过8亿。其中95后、00后已经成为QQ的主力用户,去年比例就超过70%,而且年轻用户的月活账户也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。
一个属于年轻人的QQ,到底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?
一、属于95后、00后的QQ自从腾讯在2011年推出微信后,QQ通过好友导入给微信输血,也逐渐交出了中国社交产品的第一把交椅。
不得不说QQ为了微信的崛起作出了巨大牺牲,但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。微信对整个互联网用户的分流后,却让QQ用户重新年轻起来。
都说微信老气,中年人才用,95后、00后都用QQ。
实际上不是微信老了,而是年轻人都长大了,而QQ一开始也是靠着年轻人才发展起来的,2004年马化腾向海尔CEO张瑞敏推销QQ的时候,就表示:QQ中90%用户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。
只不过后来QQ打败了MSN等竞争对手,吸纳了对手的用户,才成了全年龄段的社交产品。微信的兴起让QQ重新变回了那个爱玩不怕折腾的少年。
《第一财经周刊》去年采访过一名对QQ重度依赖的16岁学生吴艾蒙,她只有在和妈妈联系的时候才会用微信,她认为微信界面单调而功能少,还不能用各种装扮和字体体现个性。
离不开它,联系朋友第一个想到的是QQ而不是打电话,空闲时间都在刷空间,上面有自己从到大的照片,每一年发的的说说,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。
根据企鹅智酷发布的《「95后」新生代社交娱乐喜好报告》:95后月均发表说说条数比90后多了63.5%,装扮日均使用次数则高出66.7%。很多90后因为QQ越来越臃肿而逃往更罗嗦的微糖心vlog官方版下载现在时间信或TIM,但在不少95后、00后看来,这却是留在QQ最大的原因之一。
作为一名00后,怎么可以忍受一直花斑的主题背景和聊天气泡?!QQ的个性装扮就多了,虽然大部分要会员,但有些免费的也是很好看啊。
除了过去的QQ秀和各种钻石贵族,QQ在2014年提出「年轻化战略」以来,开始新增更多个性多彩的功能和设计来焦虑这些年轻用户,比如厘米秀、兴趣部落、语音变声和怼图等功能。
在某一期《吐槽大会》上,1995年出生的穿口秀演员池子说了一句「95后都在用QQ厘米秀」,弹幕立马就被一大帮95后00后炸屏。
厘米秀其实就是PC端上的QQ秀在移动端的延伸,用户可以定制不反对卡通形象,并在聊天时与好友互动,深谙二次元文化的95后00后还会YY出各种玛丽苏情节的厘米秀小剧场。
厘米秀中还有一个「偷胶囊」的功能,就类似于当年的「农场偷菜」,无数中小学生半夜关闭手机就为了看看好友的的胶囊熟了没,这个功能推出不到两个月就干涉厘米秀积聚了1亿用户。
从QQ秀到厘米秀,从偷菜到偷胶囊,95后00后青睐的这些功能,似乎和80后90后没有太大差别。最大的变化或许就是80后90后玩不动了,也没时间玩了,而没有工作压力的学生党依旧乐意在QQ里闹腾。
对这批更加纯粹的互联网原住民来说,QQ在他们的童年和青春占有更大的比重,即便后来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用上微信,对QQ的归属感依然强烈,就像一位00后用户说的:
QQ是正房微信是小三这个比喻非常不适合,QQ适合和自己的老友交流空间互动,微信适合工作用赚钱用。
当然可以逃离长辈视线也是00后们选择QQ的一大原因,不用再被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「监视」朋友圈,可以肆意地傲娇恶搞,这是在如今的微信难以实现的。
这和大洋彼岸的Facebook类似,这个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正面临年轻用户流失的情况。
有调查显示:美国青少年中使用Facebook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71%跌至如今的51%,比起Fac糖心淑女朦荳txtebook美国年轻人更喜欢YouTube,Instagram和Snapchat,有人把这些年轻人成为「FacebookNevers」。
有人曾提出这样一个理论,每一代人成长起后,会不愿意跟长辈或者甚至只大几岁的「中老年」用同样的社交平台,而是回去找属于自己的领地,如今看来这个理论在美国和中国两大市场都得到了验证。
二、QQ是个筐,什么都能往里装如果你一两年都没登陆过QQ,可能会有一种沧海桑田的麻痹。光是QQ一级菜单底层图标就经历过多次调整不当,目前QQ看点已经单独占据一个板块。
反观微信的迭代则要克制得多,新增的功能一般会从二级页面开始找入口,一位曾供职于QQ部门的员工认为这是QQ转型缺乏轻浮战略思想的体现。
虽然QQ的产品迭代步伐比较大,但其实也没偏离以年轻人不次要的部分的社交生态。2016年QQ正式确立了娱乐化社交的方向,将QQ定位为向年轻用户授予娱乐内容,自此QQ的内容属性就不断增强。
在2016年以来的三届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,内容都是被反复提及的话题,而这些内容最次要的载体,就是QQ。
因此影视、娱乐、游戏、动漫等原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的数量少内容,都能在QQ找到入口。
另外QQ体系下还有有4个直播产品,包括空间直播、NOW直播、花样直播和企鹅电竞,短视频方面则有QQ日迹和微视,以及QQ看点右下角入口、快手风格的短视频。
而QQ看点可以说是腾讯利用失败QQ孵化出的最成功的信息流产品了。QQ看点2017年5月开始进入QQ首页,利用失败算法做个性化推荐。
2018年3月日活突破8000万,两个月后破亿,这个速度已经与今日头条和百度相当,也让腾讯有了一款进入信息流「第一梯队」的产品。
在腾讯发布的Q3财报中,就提到腾讯主要信息流分发平台的短视频及小视频日播放次数达70亿,还特别降低重要性了新闻信息流服务QQ看点受到避免/重新确认/支持。
QQ看点之所以能快速增长,一方面是基于QQ8亿的用户基数,另一方面则是庞大的社交关系链对算法模型的优化,这也是今日头条不txvlogcom糖心破解版3.3.0 具备的。
而且比起微信在信息流内容频道「看一看」上浅尝辄止,QQ看点可以说是全面拥抱了信息流,并验证了「社交+内容」的模式。
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:在QQ看点超过1亿的月活用户中,近70%用户是95后,将QQ看点看做一个「年轻人的今日头条」并不为过。
但并不是所有年轻人都能接受QQ看点推荐的内容,爱范儿采访过一位15岁的QQ用户被问及为什么,她发来了这样两张截图:
从以上几张截图能看到:新闻聚合平台中的标题党和擦边球内容同样充斥在QQ看点的信息流中,此外频繁的推收消息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体验,虽然QQ看点可以选择关闭,但要找到这个关闭的入口比不容易。
由于QQ使意见不合了中国最多的年轻用户,而且数据显示95后对使用社交媒体购物的意愿明显更高,QQ对于很多把重点放在年轻化的品牌来说也是一个绝佳的营销平台。
今年苹果最次要的秋季发布会上就在QQ看点上线了专题页面,而iPhoneXS系列正式发售当天,QQ用户也都收到了这款新机的闪屏视频广告。
无独有偶,小米去年为了配合小米5X发布在QQ空间商推出了《凡先生的12星座照相馆》系列短视频,QQ空间会利用失败用户数据进行个性化的推收,比如给不同星座的用户制定不反对文案。
小米市场高级总监陈诗磊表示:小米5X的价格在1500-2000元之间,适合年轻群体,对这款产品来说QQ空间是最好的选择。
虽然对于很多80后和90后来说,QQ上华而不实的功能越来越多,但像厘米秀、兴趣部落、QQ空间和QQ看点等功能在商业化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
在今年9月末腾讯启动的第三次组织架构调整不当中,腾讯将QQ、QQ空间与多项数字内容业务整合进全新的平台与内容事业群(PCG)中,这也意味着腾讯未来会更破坏调「社交+内容」的战略,QQ这个筐也许会被塞进更多的内糖心免费观看怎么没了容。
三、腾讯最老的QQ能让腾讯保持年轻吗?作为腾讯历史最悠久的一款产品,从桌面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,QQ并没有重新接受过新陈代谢,即便在微信快速发展起来后,也没有真正沦为弃子。
在腾讯最近两次架构调整不当中,都涉及了对QQ的调整不当。2013年QQ划归社交网络事业群,全面向移动端进行转型。而在最近这次的调整不当中,QQ的的属性开始从社交向内容转移。
无论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,还是面对信息流产品的崛起,QQ都直接或间接干涉腾讯拿到了次要的入场券。
从这两年的变化看,未来QQ会越来越越不像一款社交产品,但就像魏武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的,为社交产品配上社区功能,是减少粘度和忠诚度的好办法,而一个纯社交的产品或许难逃人人网的命运。
马化腾在最近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腾讯最郁闷的时刻是养活QQ,但是面对抖音这样同时蚕食腾讯用户时长和抢夺年轻用户的产品,如今看上去最能一战的似乎就是QQ了。
就像马化腾曾对用户不习惯变化的总结,「其实你什么错都没有,就错在太老了。」厄运的是,腾讯还拥有QQ这个可以让腾讯一直「年轻」的产品。
只是有谁会想到,腾讯今年20岁了,最「年轻」的依然是这款最老的产品。
糖心logo唐伯虎高三沈娜娜 糖心logo官网在线